adtop

你的位置:首页 > 健康 > 列表

着力提高人口资源利用率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④

作者:叶子琪 2023-05-26 09:38      阅读量:18427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23-05-26 09:38  
文章摘要
近期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

  近期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发展面临哪些新形势?如何把握优势、应对挑战、主动作为,着力提高人口资源利用率?记者专访了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

  问:如何科学看待我国人力资源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认识、适应、引领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常态,科学看待我国人力资源发展新形势。

  从我国适龄劳动力数量看,总量呈现逐步减少趋势,但劳动力规模庞大的基本国情将长期存在。2022年我国16至59岁年龄人口虽比上年有减少,但仍稳定在8.76亿人的巨大规模,劳动力供给仍然相对充裕。我们需要用好人口红利窗口期,从促进就业规模增长向解决就业总量压力、优化就业结构和提升就业质量并重转型,使之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发展优势。

  从我国劳动力质量看,整体素质持续提高,人力资本红利正在加快形成。一方面,人口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持续提升,202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中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达到3.85亿人。目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随着技术技能型劳动者队伍壮大、素质提高、空间布局逐步优化,人力资本红利正加快形成,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撑。

  在人口红利机会窗口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变的过程中,劳动力数量固然重要,但劳动力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更为重要。我国正处于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阶段,经济增长方式将向重视人力资本开发和提升劳动生产率转变。中国改革开放长期的经济高速发展使广大劳动者的素质持续提升,技能水平不断提高,拥有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巨大的人力资本资源,这也为我国未来进一步增强“人力资本红利”提供有效支撑。

  问:如何加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利用?

  答:人力资源是最积极最活跃的生产要素。面对新的发展形势,迫切需要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稳定劳动参与率,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以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总体看,我国劳动参与率是比较高的,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未来劳动参与率可能会有一定的下降。因此,建议根据时代变化研究新政策,稳定劳动参与率。一是出台积极的生育支持配套政策,加大对育龄妇女生育相关保障,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有效稳定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率水平;二是深化教育学制改革,在提高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同时,让受过高等教育的优质人力资源提前得以释放,提高年轻劳动者劳动参与率;三是制定完善的政策体系,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再就业。

  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还要着力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就业结构性矛盾,指的是因经济结构与劳动力结构不对称引发的就业岗位供求之间的不匹配。从2010年开始,我国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开始高于1,且呈逐步递增趋势,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

  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高层次研发人员、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需求更为迫切。我们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技能培训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更好满足高质量发展需要。

  问:如何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

  答:当前,全球正在进行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也从数量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技术技能密集型转变。因此,必须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让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一是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建议加强就业优先战略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区域发展战略、共同富裕等重大战略的统筹协同,促进就业政策与财政、货币、投资、消费、教育等经济社会政策联动,继续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技能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工作岗位,促进就业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协调同步。

  二是加大全社会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要以推行技能中国行动为契机,实施国家终身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对新成长劳动力开展就业前培训,对企业职工开展在岗培训,对失业人员开展再就业技能培训,实现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普惠化、均等化,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全过程。要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基础能力建设,完善职业资历和学历学位有效衔接,为劳动者畅通流动通道。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机制。

  三是健全人力资源市场机制,提高供求平衡效率。要加强建设更加统一、公平、高效、规范有序的高标准人力资源市场,支持各类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零工市场建设,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劳动力市场差距。要深化劳动就业和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清除各种显性和隐性的劳动力市场壁垒。要加快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资源功能,更好缓解当前劳动力供求不平衡的结构性问题。

  《 人民日报 》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Copyright 2016- 潮尚健康网| 网站地图 | 备案号: 皖ICP备20220152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