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3-10-05 20:31 来源:中医中药
功能主治
除痰;截疟。主症瘕积聚,疟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研未。
注意
1.凡正气虚弱,久病体弱者慎服。
2.《本草经集注》:括楼为之使。恶贯众。
3.《药性论》:不可多进,令人吐逆。畏豪吾....
查看全文 | >
2023-10-05 18:30 来源:中医中药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感冒发热;咳嗽;咽痛;衄血;赤痢;疮疥;瘰疬;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附方
治血瘙身痒:鬼灯笼根皮五钱,猪肉皮四两。水煎服。
....
查看全文 | >
2023-10-05 18:28 来源:中医中药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解毒。主热病;中暑;水肿;脚气;痈肿;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烧存性研末,每次0.5-1g。外用:适量,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1.《本草再新》:治心火作烧,肝热生....
查看全文 | >
2023-10-05 18:00 来源:中医中药
性味功效
味甘,性平。补肺益气,养阴润燥。
临床应用
可用于艾滋病的治疗及肺癌的术后治疗等,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特别是对鼻咽癌放疗热性反应,肝癌、肺癌、白血病、骨恶性肿瘤等中晚期癌症,出现肝肾阴虚证候,应用之后,效果颇佳。....
查看全文 | >
2023-10-05 17:57 来源:中医中药
清热利湿,活血祛瘀。治黄疸,小便不利,水肿腹胀,跌损瘀痛,血痢,血淋,白带过多,月经不调,癥瘕积聚,产后停瘀腹痛。
①《滇南本草》:利小便,疗胃中湿热,或眼仁发黄,或周身黄肿,消水肿。
②《植物名实图考》:治饱胀,顺气化痰,发诸....
查看全文 | >
2023-10-05 17:41 来源:中医中药
功能主治
收湿杀虫。治阴囊湿疹,跌打损伤。
①《药性考》:烧灰敷疮,亦可下积。
②《岭南草药志》:祛湿杀虫。治湿疹痛痒。
用法用量
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内服:煅存性研末,1~2钱或煎汤。
附方
①治阴囊湿....
查看全文 | >
2023-10-05 16:12 来源:中医中药
药理作用
根的碳酸溶解部分对动物子宫有明显的兴奋作用。麻醉猫静脉注射,除引起短暂的血压下降外,亦出现子宫收缩。中毒剂量可延长凝血时间,并出现血尿。乙素对鱼有很强毒性,经初步试验,10-5浓度在离体豚鼠心脏灌流时,能扩张冠状血管,但效....
查看全文 | >
2023-10-05 16:10 来源:中医中药
功能主治
化瘀止血;续筋接骨;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主吐血;便血;外伤出血;跌打瘀肿;扭伤骨折;风湿肢肿;腹水;疮疡溃烂;疖;肿;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捣烂绞汁;或研末。外用:适量,....
查看全文 | >
2023-10-05 15:29 来源:中医中药
鸦胆子味苦,性寒,属寒凉药。主用于治休息痢、热积痢及间日疟。休息痢指痢疾时作时愈者,在痢疾发作的时侯,可用鸦胆子十至廿粒,用龙眼肉包裹,捻成小丸数粒,空腹时用温开水吞服。服一次不愈,过二、三天后,再服一次。可连用二、三次。在痢疾休息的时侯,....
查看全文 | >
2023-10-05 15:01 来源:中医中药
韭黄营养分析
韭黄含有膳食纤维,可促进排便;并含有一定量的胡萝卜素,对眼睛以及人体免疫力都有益处;其味道有些辛辣,可促进食欲;且含有多种矿物质,是营养丰富的蔬菜。从中医理论讲,韭黄具有健胃、提神,保暖的功效;对妇女产后调养和生理不适....
查看全文 | >
2023-10-05 14:59 来源:中医中药
功能主治
活血,止血,解毒。治跌打损伤,衄血,咳血,吐血,乳痈,无名肿毒,毒虫螫伤。
①《百草镜》:治乳痈肿毒,金疮止血,喉癣,双蛾,咳嗽。
②《湖南药物志》:行血止血,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
查看全文 | >
2023-10-05 14:34 来源:中医中药
玄参,又名重台、正马、玄台、黑参、元参等,属多年生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用圆柱形的根入药。玄乃黑之意,表皮灰黄色或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沟,断面墨黑,嗅之有一股酱气,尝之甘中微咸略苦,产于浙江、四川、湖北,其中以浙江产量大质量好,故被列为“....
查看全文 | >
2023-10-05 13:52 来源:中医中药
大红袍的功效:
明目益思,轻身耐老(延缓衰老),提神醒脑,健胃消食,利尿消毒,祛痰治喘,止渴解暑,抗辐射,抗癌防癌,抗衰老,降血脂,降血压,降胆固醇等等。国际友人曾赞叹武夷岩茶为“万物之甘露,神奇之药物”。大红袍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
查看全文 | >
2023-10-04 19:41 来源:中医中药
功能主治
行气;破血;消积;抗疟。主症瘕;食积;臌胀;黄疸;疟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
1.《分类草药性》:治吐血,去风寒痰,消肿,格食症。
2.《天宝本草》:消气滞血凝。治五积,臌胀,....
查看全文 | >
2023-10-04 17:53 来源:中医中药
檀香味辛,性温,属补益药。为理气开发之品,主要有调脾肺、利胸膈的作用。檀香能引脾胃之气上升而增进饮食,能开发胸肺之气郁而宽畅胸膈。故对因脾肺之气失调,而出现胸膈闷胀、心腹疼痛、饮食少进、噎膈吐食等症,常以本晶配合苏梗,瓜萎皮、枳壳、丹参、砂....
查看全文 | >
2023-10-04 16:02 来源:中医中药
纳豆营养分析
1.防止骨质疏松症:纳豆菌含有相当高的维生素K2,可生成骨蛋白质,再与钙共同生成骨质,增加骨密度,防止骨折。
2.溶栓作用:纳豆中含有大量能溶解血栓的纳豆激酶是一种溶纤维蛋白酶,可预防血栓类疾病的发生。经常食用纳豆....
查看全文 | >
2023-10-04 03:23 来源:中医中药
行气消积;解毒杀虫。主疝气疼痛;小儿疳积;乳蛾;痄腮;疥癞;黄水疮;蛔虫症。
内服:煎汤,6-15g,或炮熟食,3-7粒。外用:适量,煎汤外洗。
1.《滇南本草》:皮:治膀胱疝气疼痛。子壳:杀虫。
2.《滇南本草图说》:治七....
查看全文 | >
2023-10-04 02:09 来源:中医中药
性味功效
味甘、性微温。和胃化湿、健脾止泻。
临床应用
本品适用于胃肠道肿瘤及其他肿瘤患者脾胃运化失司者。常与白术、茯苓、薏苡仁、白蔻仁等配伍治疗脾气虚弱、湿浊内阻的胃肠道肿瘤。常与藿香、佩兰、厚朴、泽泻、薏苡仁等配伍治疗肿....
查看全文 | >
2023-10-04 00:58 来源:中医中药
功能主治
镇心安神,养阴熄风,清热坠痰,去翳明目,解毒生肌。治惊悸,怔忡,癫痫,惊风搐搦,烦热消渴,喉痹口疳,目生翳障,疮疡久不收口。
①《本草经集注》:治目肤翳。
②《药性论》:治眼中翳障白膜。亦能坠痰。
③《海药本草....
查看全文 | >
2023-10-04 00:01 来源:中医中药
干薄荷的功效与作用
薄荷叶含薄荷油、薄荷霜、樟脑萜、柠檬萜、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薄荷以叶多、色绿、气味浓香为佳。嫩茎叶可作清凉饮料、糕点。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清香升散;具有疏风散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
查看全文 | >